本文目录

  1. 大叶黄杨枝干被白色棉絮状物包裹是什么
  2. 鱼身生出白色絮状物,怎么办
  3. 南瓜有白色絮状物吗

大叶黄杨枝干被白色棉絮状物包裹是什么

黄杨是得了白粉白粉是由正木粉孢霉引起的一种真菌性害,菌以菌丝体在大叶黄杨的被害组织内和产生的灰色膜状菌层越冬。翌春在大叶黄杨展叶和生长期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成为害初次侵染的菌源。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被害植株叶片布满白色粉状霉层物,严重时叶片皱缩畸形,影响正常生长。秋季凉爽多雨时发较多,栽植于树阴下的大叶黄杨发重,向阳的植株发轻或不发。嫩叶、新梢发重,老叶发轻。不及时修剪或枝叶过密的大叶黄杨发较重。防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合理灌溉、施肥,增强植株长势,提高抗能力。

2、开春初期喷洒“护树将军”+16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以后每隔半月喷1次,连喷3次。

3、发初期,可喷施25%的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百菌清600至800倍液。药剂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

鱼身生出白色絮状物,怎么办

黄梅季节金鱼身上有时会生出白色棉絮状的绒毛,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了弄清原因,同学们不妨做一次如下实验:用小团棉花从金鱼身上粘取少许絮状物,然后采用生物课上已学过的制作显微镜临时装片的方法做成一装片,置于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时就会发现,原来这些白色絮状物如同青霉的菌丝一样,细长而有分枝。再仔细观察,还能见到菌丝里有许许多多的孢子。其实,它也是一种真菌,叫做水霉菌。

水霉菌在闷热潮湿的黄梅天气,繁殖速度极快。在日常饲养过程中或在换水捞鱼时碰伤鱼体,水霉菌便得以乘虚而入。当水霉菌侵入伤口后,就大量吸取鱼体内的养分来营养自己并迅速繁殖生长。以后随着鱼体部分组织的坏死而逐渐侵入肌肉,向外长成绵絮状的菌丝。这是金鱼在黄梅季节里很容易的一种真菌性,称之为“水霉”,或叫“霉肤”、“白毛”。那么可爱的小金鱼得了这种,该怎么办呢?下面就给同学们介绍几种大家能够做到并且也是非常有效的防方法:

1.由于水霉是一种有较强传染性的,因此当发现有患此的金鱼时,首先要把鱼捞出,使之与其他健康金鱼隔离饲养,并对健康金鱼进行一次淡盐水浴洗,则可避免蔓延传染。

2.若鱼已成龄,则可用摄子夹住棉花轻轻除去鱼体上的水霉菌丝,然后再在患处涂上红药水。隔日一次,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3.浸洗鱼。可在10千克水中溶解0.05克孔雀石绿(孔雀石绿是一种染色剂,在各地化学试剂商店均有出售)浸洗鱼10分钟左右,并用棉球轻轻擦除菌丝。2~3次用药后即可见效。

4.水霉的传播途径是水。食盐能有效杀灭水霉菌。因此,黄梅季节可在鱼缸内放入1/10000的微量食盐,则能起到很好的消毒和的效果。

南瓜有白色絮状物吗

白色霉状粘附物也被称之为南瓜,这主要是由于葫芦科真菌和瓜类单囊壳菌引起的真菌害。一般情况下,在大棚内种植的南瓜会出现两种不同程度地分布在南瓜身体上越冬或越夏,待到来年南瓜生长发育的时候,这些菌丝会分生产生孢子,在不断地侵染宿主。

一般情况下,这些分生孢子可以通过土壤空气进行传播蔓延,一旦寄生到南瓜身上,之后会立刻进行孢子萌发菌丝,直接从表皮细胞开始,不断地在南瓜表面形成吸气,汲取营养物质。除此之外,这些菌丝体如果处在一个合适的温度下,则会大量分生孢子重复不断侵染。

絮状灵芝孢子粉?鱼身生出白色絮状物,怎么办  第1张


在国际灵芝研究领域,灵芝三萜含量的高低被作为区分灵芝及孢子粉质量优劣的主要依据,是鉴定灵芝产品质量的主要标准。灵芝三萜含量越高服用效果就会越好,而目前市面上的一款芝素堂灵芝孢子粉其灵芝三萜含量已经远超于行业平均水平,服用效果自然也是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