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云菇特点
  2. 灵芝怎么吃好
  3. 大家是如何测定多糖的
  4. 云芝菌是生什么菌的
  5. 云芝对生长环境什么要求,如何种植

云菇特点

云菇可以当食材来使用。云菇作为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氮化物、蘑菇多糖等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强身健体,益肠胃等特殊作用。

云芝蘑菇富含多糖葡聚糖,能够帮助调节和刺激免疫系统。在这些葡聚糖化合物中有一种蛋白结合的多糖叫作云芝多糖-K(或叫云芝多糖),它只存在于云芝蘑菇中。

灵芝怎么吃好

大山里的灵芝好,可是,应该怎么吃呢?灵芝向来被奉为上品,古时便被人当成礼物赠予他人,一直到现在,灵芝都还很抢手,尤其是野生之品,价格高,也是相对要好的。老邪曾经跟友人拿过一些野生品,给老人滋补身体,我感觉就是不好找,凑了很多才够半斤,现在野生的太少了,若不合理利用,可真是浪费了。

灵芝

点击上方,关注【桂北老邪】,了解更多农村花草!

灵芝早在《楚辞》中就出现过了,被称为三秀,古时便被“封神”,老邪认为它有这个资本,它有滋补作用,又有安神之效。

不论是从,还是安神方面说,作用都是广泛的,它能用于各种群体中,在中老年群体中更突出,比如心神不宁而,不安,以及常年咳喘等等,效果都是比较好的。人到了那个年纪,不缺财力,身体更重要,所以用得就广泛了。

吃灵芝也是一件讲究的事情,若是吃法不当,那珍贵的灵芝就浪费了,根本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老邪来说说这个问题。

灵芝

灵芝的吃法包括煎煮,研末,浸酒等等,煎煮的量要比研末的量多,在我看来,煎煮是要首先考虑的方法。

煎煮是常规的吃法,通过煎煮的方式,随着药香味逐渐变浓,有效成分慢慢溶出,效果就很好了,注意小火久煎就行了,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拿它来炖鸡汤的原因。我建议不要采取研末的方式,研末后的成品太糟糕了,蓬勃无味,单纯泡茶喝根本没有用。

至于浸酒,《杭州药植志》中有老酒浸泡,积年胃的方法,但是对于气虚,的人来说,未必有效。

灵芝

总的来说,我认为久煎灵芝取水煎液,这个吃法是比较传统且有效的,尤其是野生品,效果会更好。其它的方式老邪就不建议去尝试了,毕竟价格不低,没有必要当做实验品来尝尝味道,民间或许有其它的吃法,朋友们可以在评论区分享。

觉得本文不错的话,别忘了点赞,收藏或是转发给更多人看,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是如何测定多糖的

季宇彬.《多糖的化学与药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多糖含量测定(1)显色试剂硫酸法:根据单糖、多糖及其衍生物在硫酸作用下水解、脱水生成糖醛类化合物,与酚类、芳胺类等缩合成有色化合物。

苯酚硫酸法生成橙黄色溶液,在490nm处有特征吸收;蒽酮硫酸法生成亮绿色溶液,在630nm处有特征吸收;咔哇硫酸法用于测定糠醛酸(伯醇基氧化:形成糠醛酸,斐林(Fehling)试剂可定量。

苯酚-硫酸试剂可与游离的寡糖、多糖中的己糖、糠醛酸起显色反应,己糖在490nm处(戊糖及糠醛酸在480nm处)有大吸收,吸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

显色试剂硫酸法方便简单,但需严格控制水解条件。

(2)DNS法:一个能消除还原性杂质干扰的方法(在氢氧化钠和丙三醇的存在下,还原糖能使DNS还原生成3-氨基-5-硝基水杨酸,在沸水浴中显色2~5min,此化合物在过量的氢氧化钠碱性溶液中呈橘红色,波长在540nm下有大吸收峰,并且吸光度与还原糖含量有线性关系。

试验过程中诸多因素如吸收光谱、显色剂用量、显色时间等均对测定结果有直接影响)。

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与多糖水解产物还原糖共热后还原成棕红色氨基化合物,于540nm处有特征吸收。

(主要参考文献:董文慧,等.云芝泰中云芝多糖的工业分析方法.中成药,1990,12(2):33.齐香君,等.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溶液中还原糖的研究.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4,12(3):17~19)(3)滴定法:有斐林氏滴定法,间接碘量滴定法。

(4)气相色谱法:可定性、定量分析多糖的组分及含量,常采用衍生物法以增加其挥发性。

一般是将多糖酸水解物或甲醇解(用盐酸-甲醇)物,用三甲基硅烷基化(TMS)或三氟乙酰化(TFA)转化为硅烷化产物或二酰化产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

但乙酰化之前,糖先用KBO4或NaBH4作还原成开链的糖醇化合物较好。

多糖用甲醇解方式把半缩醛甲基化,形成甲基糖苷后再TMS化,异构物减少,有利于分辨。

常以甘露醇或肌醇为内标,用已知的各种单糖作标准。

(5)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TSK、SW凝胶排斥色谱柱为分离柱,样品经简单预处理,在示差折光检测器中进行检测,以不同分子量的标准右旋糖酐作标准,同时测定样品中多糖的分子量分布情况及其含量。

换算因子F的测定参见附件还阳参多糖的定性分析及含量测定.pdf|||常见的方法有:GPC测定多糖分子量及其分布琼脂糖电泳法HPLC方法测定多糖。

不同的方法会有些差异。

云芝菌是生什么菌的

云芝属于多孔菌科云芝,腐生真菌类。是具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具有清热、、、抗、等功效。

云芝含丰富蛋白质、脂肪、多糖、多糖肽、葡聚糖、木质素、氨基酸等,有滋补强壮、扶正培本的功用,多服能起延年益寿的功效,多饮用以云芝熬制的汤水,亦可达到的功效。不过云芝质地很硬,不能用来做菜,只能用以熬汤,而且味道甚苦。

云芝对生长环境什么要求,如何种植

你好,小鱼儿仙倌为您解答。云芝,又称为白芝、千层蘑等,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的一种真菌,原产于中国,早在我国明朝就有记载,出现在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云芝作为一种著名的的木腐性药材,药用价值非常不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较好的开发前景。

近年来,野生云芝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品质及产量均不同程度下滑,使云芝市场出现供应不足的问题,导致药农开始采用人工栽培及液体发酵培养获取云芝。因此,实现周期短、品质好、产量大的云芝高产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药农的关注。

一、云芝的生长发育条件

云芝作为一种喜高温的药用型真菌,出芝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在6-8月。在人工栽培过程中,一般在南方地区2-3月份进行制种,3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栽培,6-7月即可出芝;而北方地区,要晚1个月,一般3-4月份进行制种,4月下旬-5月下旬进行栽培,7月下旬左右出芝。为保证云芝生长发育,其生长发育条件如下:

1、营养管理

云芝作为一种木腐性的真菌,主要以碳源、氮源、无机盐为养料,其中,碳源主要为单糖和双糖等有机碳;氨基酸是云芝能直接利用的氮源;无机盐主要为钾、钠、钙、镁、磷、锌等微量元素,因此,生产上一般利用木屑、麸皮、玉米芯等进行配制培养料。

2、温度管理

云芝是一种喜高温的菌类,其菌丝适应能力较强,温度在4-35℃之间均能生长,温度在24-30℃之间为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菌丝生长放缓;云芝在出芝管理时,适温度为24~28℃,温度控制在24-26℃,可以有效控制芝体生长速度,使芝体质地紧密,提高品质及卖相;温度长期控制在28-30℃的高温,可以促进芝体的生长发育,增加产量,提前采收期,但品质相应会有所降低。另外,出芝期间,温差不易过大,否则,容易导致畸形菇。

3、水分管理

云芝的生长对水分需求较高,前期菌丝培育的培养基含水量在60%-70%,可以满足菌丝的生长需求;在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中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空气湿度应尽量保持在80%-90%之间。

若空气湿度过低,会严重影响云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一般空气湿度低于70%,子实体生长开始减缓,空气湿度降低到60%以上时,子实体将停止生长发育,渐渐枯死;另外,空气湿度高于90%以后,会导致空气含氧量降低,影响子实体作用,严重时,导致子实体窒息,出现大面积腐烂、死亡现象。因此,每天可根据棚内湿度,通过定期喷雾状水以及通风来调节。

4、光照管理

云芝菌丝的生长不需要光照,以黑暗环境中生长为适宜,菌丝遇强光照射会影响菌丝的生长速度,过早生成子实体,降低产量。

其次,云芝子实体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照,一般光照度保持在3000lx以上,且光照要均匀,可以满足子实体的生长需求。棚内光照增强,有利于芝盖的快速形成,芝柄较短,且芝盖内沉积的色素较多,使云芝具有较好的品相;另外,云芝向光生长,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应保持光照均匀,不易频繁移动芝袋的位置或调整光源。

二、培养优质菌种

1、培养基配制

①培养基配方:木屑占比70-75%、麸皮(或玉米芯)24-29%、石膏1%左右,料水比例为1:1.3左右。

②拌料方法:先将木屑按比例滩铺在场地上,然后将辅料麸皮(或玉米芯)、石膏等按配方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加入磷酸二氢钾混合水,进行充分搅拌,加入适量石灰或石膏粉来调节培养基的PH,使PH值控制在6.5-7.5之间为宜。一般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培养基手握时,有水分挤出但无明显滴落为准。

③装袋灭菌:取规格为长30-35cm,宽18-20cm,厚月0.05cm的高压或低压聚乙烯专用筒袋,扎住筒袋一头,将培养料填入,轻轻压实,使培养料松紧适度,无明显的缝隙或外凸的地方,一般每袋装培养料250-350g为宜。

另外,在生产中,常采用"常压蒸汽包"进行灭菌,一般需要灭菌12-18小时,灭菌时,应遵循攻头、促尾、保中间的处理原则。

2、接种发菌

云芝多糖和灵芝区别?云菇特点  第1张

进行接种时,应优选生长旺盛、无污染的适期健壮菌种进行接种。接种前一天,应对培养场地进行清扫,并用硫磺粉或敌百虫放在刨花、麦秸等易燃物上进行熏蒸消毒,使培养场地满足发菌的环境条件。

接种时,采用两头接种方式,一般20%-25%的接种量为宜,然后将接种的菌袋搬入培养场地内,保持平均温度在25-28℃之间,避光下进行发菌管理,一般3-4周菌丝就能长满袋。

三、高产种植技术

1、整地起畦

云芝的子实体需要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培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日光棚根据场地大小进行搭建。在日光温室中起畦,畦面一般宽80-100cm,畦深在20-25cm之间,畦与畦之间预留30-40cm的间距,压实作为过道。然后对畦床进行消毒、杀虫,均匀施撒一层石灰粉,或喷洒2%-3%的石灰水。

提前2-3天准备覆土,覆土存放时间不宜超过一周,应现备现用。覆土一般以疏松肥沃、颗粒细小、腐殖质丰富的湿润砂质土壤为宜,并在覆土中加入2%-3%的生石灰,使土壤pH为弱碱性,同时,用0.5%多菌灵进行消毒、杀虫,避免出现杂菌影响品质。

2、出芝管理

菌丝长满袋后,将塑料薄膜袋脱去,在菌袋其中一头保留2-3cm的塑料薄膜袋,垂直放入畦面上,菌袋排放时间周围留3-5cm的空隙,然后用事先配制的覆土进行覆盖,覆盖厚度一般为2-3cm,覆至袋口0.5cm以下的位置,避免芝面被污染,影响品质;然后在覆土上面盖一层大颗粒沙子作为滤水层,进行均匀淋水,冲掉菌袋头上沾的余土,待1-2天后将贷口剪掉,并将畦床上菌袋间露菌料处用覆土再次覆盖好。

覆土并整理后,根据覆土干湿程度,每天进行1-2次喷水,使土壤湿软且不粘手即可,空气湿度保持在80%-90%之间,温室温度控制在24~28℃,每天可进行1-2小时通风;另外,可定期用塑料薄膜对畦面进行覆盖,能起到增温增湿的效果,可以加快菌丝向覆土层中生长发育,一般15-20天后菌丝可扭结形成原基。

【经验总结】: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芝作为有药用价值的真菌之一,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但野生云芝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极易被污染而降低品质,导致产量远远达不到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应积极推广云芝人工栽培技术来获取云芝菌丝体,以确保云芝种属足够纯化,又能不断提高云芝产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灵芝孢子粉可以说对人体健康是有很多好处的,但这些好处也不是随便一款灵芝孢子粉产品就能做到的。所以消费者在选择灵芝孢子粉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好选择灵芝三萜含量高的。因为据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灵芝三萜含量越高效果越好。比如这款芝素堂牌灵芝孢子粉,其中的灵芝三萜含量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效果非常好。